golover

浙江省慈善家人数在全国最多 行事也最为低调

发表日期:2007-03-01 来源:潍坊市慈善总会
分享到:
 
浙江省慈善家人数在全国最多 行事也最为低调

www.wfcszh.org    2007-3-1
      匿名慈善家“顺其自然”带动宁波整座城市的匿名慈善文化,而杭州的匿名文化虽然未成气候,但不留名捐款者也越来越多。
  选择“低调”行善,很多人是为了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因为“高调”行善,就不得不面对来自社会和周围舆论的压力。
  浙江的慈善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翻开2006年4月发布的“2005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浙江慈善家入榜人数位居全国第一,达26人,占了上榜人数的19.3%。也就是说,中国的1/5慈善家在浙江,浙江慈善可谓一枝独秀。
  但在浙江慈善事业发展的同时,与“浙江捐资行善第一人”裘德道有相似遭遇的企业家还有很多。
  如何让做慈善的人轻松地“高调”起来,让做善事不再成为他们的另一种“累”,无疑是我省,乃至全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杭州慈善环境越来越好
  结对助学没有不成功的
  2月16日下午,仅一个小时,杭州市慈善总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朝东就连续接到两个电话,都是要捐助的市民打来的。一位老人要捐些新衣服;另一位则表示要每年捐5000元,帮助贫困学生。
  李朝东说,5000元可以资助两个高中生和两个初中生。求助的学生资料和照片,市慈善总会都有,市民可以自己选择要资助的学生。
  “像这样主动要上门捐助的还有很多,教育和一些突发性灾难事件一直是企业和个人热衷的捐赠领域。”李朝东说,以杭州市慈善总会为例,凡是“结对助学”没有不成功的。
  去年,所有“结对助学”都由捐助人主动上门捐助。其中也包括企业大额的定向捐赠。去年,杭州市慈善总会共结对成功98对。
  杭州市慈善总会在《杭州市民政服务手册》中有明示:“任何人持有效的身份证件,都可前来了解捐款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总体慈善氛围更好了
  统计数字显示,去年杭州市慈善总会(市本级)共募集善款6311万元,约为2003年的两倍。
  “慈善事业越来越好做了”,李朝东说,善款额每年都有增加,他把原因归结于杭州的总体慈善氛围。
  一方面,是企业家和普通老百姓对慈善的认识和热衷,慈善意识增强;
  另一方面,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为鼓励社会各界热心慈善事业,浙江省政府去年12月召开了首届慈善大会,设立“浙江慈善奖”,每两年一次评比表彰在赈灾、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以及支持文化艺术、环境保护等慈善公益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机构与项目。
  还有一点,就是慈善组织在市民中长期树立的公开、透明的形象以及媒体的支持。
  浙江慈善一枝独秀
  在全国最低调
  2006年4月发布的“2005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浙江慈善家入榜人数位居全国第一。
  制榜者在分析报告上这样写道:浙江慈善家一是比较理性,比较常态,虽然没有特别巨大的捐赠,但参与捐赠的人很多,捐赠理念比较普遍;二是非常低调。在全国慈善家中,浙江慈善家是最低调的。
  记者通过各种途径联系三位上榜慈善家,但都以各种理由委婉地拒绝采访。
  所占比例最高
  2005年5月前后,三个慈善榜先后出笼,制造这份“比谁掏的钱多”榜单的,分别是英国人胡润、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和《福布斯》杂志。
  细究之下会发现,三个榜单有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上榜者中,浙江慈善家所占的比重都是最高的。其次是广东,上海和江苏平分秋色。而近些年来,慈善领域的这一地域分布格局基本未变。
  网络覆盖城乡
  “浙江慈善事业起步上世纪90年代,浙江的慈善事业已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浙江,慈善事业已经形成气候”,省慈善总会会长孙家贤表示,10多年发展,浙江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慈善组织及工作网络,几年来累计筹款25.8亿元,援助困难群众100多万人次,近几年捐款位列全国前列。
  去年底,省民政厅公布的《“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中提出,用五年时间,浙江力争使全省慈善捐款达到GDP的1%,注册登记社区志愿者占城镇人口的8%,将慈善事业打造成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和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补充。
  如何能“轻松”行善
  社会应给予更多理解
  浙江慈善事业迅速发展,但行善企业家却不敢“光明正大”。如何让“高调”行善,成为捐款者的一种快乐而不是负累,值得思考。
  “慈善事业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大事,社会也要给行善者多一些关爱和理解”,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李刚说。
  社会保障需不断完善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还不发达,善款十分有限。
  一方面,公募慈善机构做大项目的财务能力也比较弱,大笔的捐赠都是定向的,慈善机构自有财量有限。如在海啸期间的大量捐款,都是定向捐赠。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机制需不断完善,特别是医疗救助这一块,如白血病人的救助,动辄二三十万,巨额医疗费普通家庭无法承受,一般的慈善机构救助不了,这时,求助者必然会拥向“高调”行善者。
  此外,媒体也应该担负起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免税政策要更明朗
  慈善行内人士认为,目前捐赠慈善基金会组织的免税政策不明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捐赠热情。
  不过,民政部发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指出,未来五年,将推动制定便利捐赠人办理税收优惠政策程序,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这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企业和个人捐赠积极性不足的问题。
  浙江慈善业的未来方向
  平民慈善才是源头
  据了解,美国慈善文化很发达,早在2003年,美国人捐赠2410亿元给慈善公益机构,人均捐献善款460美元,占当时人均GDP的2.17%,这些捐款70%来自普通人。
  而在浙江省慈善总会的捐款构成中,所接受慈善捐款的80%来自企业,来自普通人的比例相对较小。
  “企业和富豪捐款,固然重要,但慈善事业靠的不是几个人,需要全体市民参与。”李朝东认为,慈善事业应倡导个人捐款,不以捐赠金额为衡量标准。
  他说,慈善不是富豪专利,与其期待富豪们倾囊一捐,还不如推广零钱慈善渠道,在举手之劳中积累巨额慈善。个人捐赠,特别是普通民众的小额捐款比例,是衡量劝募市场的标准。中国人口多,有能力每年捐赠百元的人口数以千计。开发平民慈善,才是慈善事业的源头。
  浙江慈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编者按
  裘德道的“大手笔”捐赠带来了荣誉的同时也招来了种种质疑,他对于自己遭遇的种种尴尬讳莫如深,深怕透露出去后让其他的“大手笔者”却步,然而他的沉默却也恰恰说明了,社会以及周围的舆论的确给他带来了诸多麻烦。
  而事实上,正是顾虑到这种麻烦,浙江很多慈善家选择了“低调”,宁波的“顺其自然”,杭州的“徐姓老先生”,仿佛也唯有这种中庸做法才能让他们既满足了“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追求,又能置身事外,平静生活。
  做了好事,还得“偷偷摸摸”,这样的现象,也许是符合我们民族“内敛不张扬”的精神内涵,但同时却也说明了我们社会见不得人做好事还张扬的一个弊端。在我看来,不管是捐款者是出于“作秀”的目的,抑或是“买名”的动机,但人家的的确确拿出了巨资,造福了一方人,这样的善事,无论是社会,还是媒体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理解,否则行善却反而留“骂名”,那以后还有谁愿意光明正大捐款呢?作者:吕术艳
 
来源:青年时报